影响鱼饲料系数(饵料系数)的因素
发布日期:2018-04-19 作者: 点击:
一、颗粒饲料:一般颗粒饲料的直径为2.5~8毫米,长为5~10毫米,可直接投撒于鱼池饲喂。喂前需检查是否变质,如受潮需晾晒。
二、饼类饲料:用这类饲料喂小鱼宜敲碎、浸泡、磨浆后投撒,喂中到大鱼将其浸软即可。
三、谷物饲料:大颗粒的谷物如玉米,易加工粉碎后喂鱼,小颗粒的如谷粒可使其发芽后喂鱼,幼嫩的谷物白芽营养价值高,易消化,效果更佳。
四、青饲料:喂中到大鱼一般将青饲料去掉泥土后即可直接投喂。喂小鱼则应将其切碎或打浆,再加0.2%的食盐拌匀,泼洒投喂。如果将青饲料切碎后煮熟,拌入适量糠麸、苏打、小鱼更喜食。
五、糟糠类饲料:喂小鱼应将糟糠类饲料浸软磨浆,喂中到大鱼则将其发酵至有酒香味时使用。初喂时先少量投喂,以后逐渐加量,但不宜超过日喂总量的30%。
六、动物蛋白质饲料:蚯蚓、蝇蛆、昆虫等均是鱼类上等的蛋白质饲料,可直接投喂,也可晒干加工成粉后配合其他饲料喂鱼。对于块状动物饲料,应将其切碎磨细,加入粘合料制成小团状投喂。
七、粪便饲料:鸡粪、猪粪、牛粪等均是鱼的好饲料。应将粪便晒干后磨成粉,再按一定比例配合其他饲料使用。使用比例不宜过高,一般鸡粪比40~50%、牛粪以50~70%、猪粪以30~50%为宜。
一旦鱼饲料进入水族缸中,便要透过鱼只、螺类和细菌的层层分解,最终才能变成水草所需的营养型式。氮、硫和碳变成了氨、硫酸和二氧化碳。某些元素经由鱼类的鳃部或尿液直接释入水中,例如硼、钾、镁、钼、硫和碳。钙、磷、铁、铜、锰、和锌则透过粪便释出。然而金属元素必须透过污物中细菌和霉菌的作用,才能变成水草所能吸收的营养。也因此依赖鱼饲料提供水草营养的水族缸,底床内的污物尽量不去清理,以确保营养物质的分解与生成。
对于养殖密度很低的水草缸而言,以鱼饲料代替水草肥料也是可行的。差别主要在于是鱼类或细菌为主要的分解者。不过鱼饲料的添加必须采取缓慢增加的方式,等到细菌的族群庞大到了一个程度,才能快速分解较多份量的鱼饲料,以免因分解不及而发生水质恶化。
我们其实可以把鱼饲料的最终功能想像成水草的肥料,中间的过程则是透过鱼类和细菌的帮忙。不论是鱼类和细菌所摄取的营养,大部分的需求在于能量,只有少数是用在构造上,也因此鱼饲料内的大部份元素,还是会被排放出来的。而水草成长所需的能量,则主要来自光合作用,营养则大多用于结构的组成上。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!